2025-07-07 14:40 出处 温州在线
温州在线经济新闻,网友发现用医保个人账户买药价格更高,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购药价格高于现金支付的现象,主要由以下多重因素导致:
一、医保结算机制推高成本
资金周转周期长
参保人刷医保卡后,资金需经医保经办机构审核(1-3个月),再由医保部门与药店结算。药店需垫付资金并承担2%-3%的结算手续费,部分药店将此成本转嫁至药价。
垫付压力与手续费
若涉及医保统筹报销部分,药店需先行垫付费用,资金占用时间成本叠加手续费,进一步推高定价。
二、药店经营策略驱动"价格双轨制"
现金折扣吸引顾客
药店为鼓励现金支付,常对非医保药品或自费部分提供折扣,导致现金价低于医保价。例如某感冒药医保定价25元,现金支付仅需18元,差价达40%。
医保政策约束与利润空间
目录药品限价:医保药品受政府招标采购价限制(如2018年集采价),而药店现金销售可随市场动态调整;
加价策略:部分药店对医保支付药品加价15%-20%,用医保红利补贴现金优惠,形成"双轨套利"。
三、监管缺位与消费心理影响
监管盲区与违规操作
医保部门主要监管基金使用而非药价,市场监督局难实时监控定价差异。部分药店借机推行"阴阳价",涉嫌违反《价格法》明码标价规定及骗保风险(如虚抬医保结算基准)。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低
参保人视医保个人账户为"预存资金",支付痛感弱于现金。研究显示:使用医保卡支付对价差的容忍度比现金高约1倍,助长药店加价行为。
四、政策改革与消费者应对建议
国家医保局改革推进
2025年全国80%统筹地区将实现医保基金即时结算,2026年全面覆盖,从源头减少结算周期导致的价差。
消费者维权策略
比价支付:购药前对比医保/现金价,计算报销后实际成本;
投诉渠道:发现价差可向当地医保局或12393热线举报;
共济账户活用:利用医保家庭共济功能(如绑定亲属代缴费用),提高账户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提示: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属于医保基金范畴,药店借结算机制抬高价格侵害参保人权益。随着即时结算全国推行,价差现象有望缓解,现阶段建议主动比价并参与监督。
本文“医保还有什么意义?”来源:http://www.wenzhouzx.com/news/jingji/85693.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