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童谣《叮叮当》里唱的妙果寺里猪头钟 松台山上仙人井山脚门外

2011-10-30 17:18 来源 温州新闻网

曾入选亚太地区民歌集——忆温州民歌《叮叮当》
如今的妙果寺。朱乘风摄

曾入选亚太地区民歌集——忆温州民歌《叮叮当》
猪头钟黄兴龙摄

曾入选亚太地区民歌集——忆温州民歌《叮叮当》
仙人井朱乘风摄

曾入选亚太地区民歌集——忆温州民歌《叮叮当》
外如今是漂亮的公园。朱乘风 摄

曾入选亚太地区民歌集——忆温州民歌《叮叮当》
松台山上新建的净光塔。朱乘风 摄

曾入选亚太地区民歌集——忆温州民歌《叮叮当》
1956年的妙果寺

曾入选亚太地区民歌集——忆温州民歌《叮叮当》
1956年妙果寺里的猪头钟

曾入选亚太地区民歌集——忆温州民歌《叮叮当》
仙人井位于松台山上的冰壶道院旁。摄于1957年

曾入选亚太地区民歌集——忆温州民歌《叮叮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脚门”外雪景。

曾入选亚太地区民歌集——忆温州民歌《叮叮当》(2)
1956年松台山风光

温州童谣《叮叮当》里唱的妙果寺里猪头钟、松台山上仙人井、山脚门外如今都换新景观了,温州童谣叮叮当,儿歌还是那首儿歌,还是浓浓的温州味,妙果寺里猪头钟是那口钟,松台山上仙人井也修缮一新了,山脚门的风景却换新颜早就不是那个风景了……

叮叮当,啰哩

叮叮当,啰啰哩

山脚门外,啰哩牞,啰哩,

孤老堂,

松台山上仙人井哪,啰哩

妙果寺里猪头钟,呵咋

一般的温州市民,应该对这首用温州话演唱的歌很熟悉吧?对了,它就是温州民歌《叮叮当》!

1987年,《叮叮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ACCU)选入亚洲、太平洋地区民歌集,中国入选的只有7首,而温州入选的2首中,《叮叮当》就是其中一首(另外一首是《对鸟》)。虽然大家对这首民歌耳熟能详,但它是怎么在民间流传开的,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

温州童谣叮叮当 一段不解之缘

温州童谣《叮叮当》原是流传于温州市区西山一带的牧童山歌。至于它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已经无从考究了。当时西山和水心一带很多农民会唱这首歌,它旋律悠扬,节奏轻快,易于上口,用温州方言演唱起来感觉很亲切。

温州童谣《叮叮当》,就不能不提这首民歌的记谱者鲁剑光。近日,记者叩开了位于市区九山湖畔鲁剑光家的门,想了解他和《叮叮当》的不解之缘。虽然已经是84岁的高龄,但是对于50多年前的事,老人还是记忆犹新。

1953年,原先在市区城南小学任教的鲁剑光被调到新村小学任音乐老师。那时候,音乐老师上课并没有专门的音乐教材,市文化馆从每所小学抽调两名音乐老师参与编写音乐教材,鲁剑光就在其中。除了编写原有的音乐资料,编写组还想添加一些本土风情的音乐,但本土音乐的资料几乎一片空白。参与编写音乐教材的鲁剑光为了更好地收集音乐素材,便利用课余时间到田间和农民聊天,听他们唱歌。

在收集过程中,鲁剑光认识了西山农民潘波娒和陈昱新,他们两人都是唱民歌的高手。不论是在田间还是在家里,他们都喜欢哼哼民歌。

一次偶然的机会,鲁剑光听到了他们演唱的《叮叮当》,顿时有了一种灵光一现的感觉。《叮叮当》虽然好听,但是鲁剑光发现这首朗朗上口的民歌没有正规的乐谱。细心的他根据民间歌手演唱的旋律记下了这首歌曲的曲谱,回到学校后再对歌曲进行整理。《叮叮当》就这样成为从民间传唱到有正规曲谱的歌曲,鲁剑光还把这首歌曲编入了教材。

这首用温州话唱的歌曲还引起了市区小学音乐教师和小学生的兴趣。没多久,市区部分小学的音乐课上传出了《叮叮当》的歌声。

1956年,温州举行了“温州区、市民间音乐舞蹈汇演”,鲁剑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推荐了9岁的女学生柯快快参加比赛。没想到柯快快一唱惊人,《叮叮当》一举得奖。之后,鲁剑光又带着柯快快参加省里举行的浙江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叮叮当》再度获得演出三等奖和演员奖。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鲁剑光在担任音乐教师的22年时间里,一共记录了14首温州民歌,除了《叮叮当》,还有《懒汉歌》、《不劳动的姑娘》等比较有名的民歌。

温州童谣叮叮当唱响首都北京

温州童谣《叮叮当》在浙江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一举成功后,主办单位要推荐这首歌去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汇演。但是当时柯快快年纪比较小,去北京要有大人陪伴,加上鲁剑光要在一旁给《叮叮当》伴奏,这样人数就超过了市里限制的名额。也许是机缘巧合,这么好的演出机会降落在曹茼茼身上。

柯快快把《叮叮当》唱到了省城,而曹茼茼将它一路高歌到了北京。

曹茼茼原是温州市茶厂的一名女工,从小就喜欢唱歌,并参加了我市的一支业余合唱团。1956年,当时市文化馆的一位负责人找到了她,让她试唱了《叮叮当》,领导对她的表演很满意。就这样,曹茼茼带着《叮叮当》来到了北京参加了汇演。演出后,《叮叮当》在首都轰动一时,还于1959年录制了唱片。也正是有了这个机会,曹茼茼还调到了浙江歌舞剧院工作。从浙江歌舞剧院退休后,今年已经70岁的曹茼茼在杭州定居。

诞生新《叮叮当》

上世纪90年代后,《叮叮当》又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温州的文艺工作者杨学荣一直致力于温州民歌的发展和推广。杨学荣出生在温州永嘉,原任南京军区的文艺处长,一直从事部队的文艺创作工作,1987年从部队离休后就回到了温州。

1987年,杨学荣从报纸上看到了《叮叮当》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民歌,他认为《叮叮当》还有它的发展空间。“虽然《叮叮当》很淳朴,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也存在着曲调简单、歌词太短的局限。”杨学荣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他在保留《叮叮当》的基础上,扩充了歌词,增加了一个辽阔的引子,创作了新《叮叮当》。因为杨学荣经常被一些学校请去做艺术指导,而且他也参加一些艺术团体的活动,经他改编的新《叮叮当》逐渐在大中学校里推广开来。

温州常青艺术团白剑影告诉记者:“和原来的《叮叮当》相比,新《叮叮当》的曲调比较欢快,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

曹茼茼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如果《叮叮当》不加以修改和保护,很可能就会没落甚至失传,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温州的民歌的发展。

2000年,现代版《叮叮当》面世,也得益于温籍歌手吴涤清的演绎,创作人员对歌曲进行了重新编曲,并且形式上也发生了改变,被收录在吴涤清的《烟花三月》专辑中。同年,吴涤清携带《叮叮当》参加中央电视台主办“新民乐”深圳发布会,一时引起轰动。

本版图片均为《叮叮当》歌曲中提到的景点和物品,除署名外均由黄邦法摄。

编辑: 记者 郑荣 叶淦

    "山脚门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