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11:45 出处 温州在线
温州在线社会热点新闻,近日河南发生一起因融资租赁和抵押纠纷事件:小伙小张为偿还7万元债务,私自将姐夫为父亲购买的14万元新车抵押给金融服务公司,实际到手仅7.5万元,十几天后赎回却被要求支付13.6万元。
一、事件经过
抵押过程
小张通过手机APP签署电子合同,未仔细阅读条款即完成签名。合同实为融资租赁协议,公司以8.5万元(含GPS费及前两期租金)“买断”车辆所有权,再以月租近4000元回租给他,租期3年。
纠纷爆发
姐夫发现车辆被抵押后,试图以9.5万元赎回,但公司坚持需支付13.6万元(含剩余本金及违约金),称合同已明确所有权转移条款。
二、法律争议焦点
合同性质:公司坚称业务合规,合同为融资租赁而非抵押贷款;小张则主张误签合同,未被告知关键条款
维权可能:根据《民法典》,若小张能证明存在重大误解或公司未履行格式条款说明义务,可申请撤销合同
三、社会反响
网友对此评价两极:部分认为小张“签字不看合同应自负其责”,另一部分则质疑公司“以融资租赁之名行高利贷之实”。目前双方尚未达成一致,或需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该事件暴露出部分金融公司利用合同漏洞牟利的问题,也警示公众需审慎签署电子合同。
本文“融资还是抵押没看合同吗?”来源:http://www.wenzhouzx.com/news/shehui/87149.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