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13:33 出处 温州在线
温州在线社会热点新闻,佛山近期在亚洲艺术公园和中山公园投放了5200尾食蚊鱼(俗称"灭蚊鱼"),通过生物防治方式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
佛山投数千灭蚊鱼
这些体长仅2.5-3.5厘米的小鱼具有惊人的灭蚊能力:单条饥饿状态的食蚊鱼每天可捕食438条蚊幼虫,而成年食蚊鱼甚至能达到每天2000只的捕食量
这种原产北美洲的鱼类自1924年引入中国后,已成为生态灭蚊的重要工具。它们主要捕食水中的蚊卵和孑孓(蚊子幼虫),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播链
相比化学灭蚊方式,食蚊鱼具有三大优势:
适应力强:耐低温、免打氧、易存活
持续作用:雌鱼每年可繁殖200-300条后代
生态友好:避免化学药剂对水体的污染
禅城区此次投放行动分两阶段进行:7月23日在亚艺公园首投200尾,次日追加投放4000尾,同时在中山公园投放1000尾
配合鱼苗投放,佛山还开展了:
社区积水清理专项行动
防蚊知识入户宣传
公园绿植消杀作业
数据显示,全市已累计报告4017例基孔肯雅热轻症病例
这种立体化防治体系初见成效,市民反映公园蚊虫密度显著下降
不过专家提醒,食蚊鱼存在过度繁殖风险,可能影响本土鱼类生存,需加强种群监控。
本文“灭蚊”来源:http://www.wenzhouzx.com/news/shehui/85846.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