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沉迷短视频影响大脑 谨防孩子“低级快乐”上瘾

2025-08-18 16:01 来源 温州在线

  温州在线幼儿教育新闻,现在很多家长头疼小孩沉迷短视频,研究发现,刷短视频会影响儿童大脑,谨防孩子“低级快乐”上瘾,如何应对孩子沉迷短视频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问题现状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放学后沉迷刷短视频,作业不写、觉也不睡,即使家长藏手机也能被孩子找到。孩子们常反驳"你能看为啥不让我看",让家长既无奈又困惑。

  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从来不用Tiktok,它的算法完全靠AI驱动,会让你一直盯着屏幕,我觉得AI在探究我的思想,这让我很不舒服。

  现在的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精准推送和高度成瘾性的内容设计,可能对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注意力集中以及认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短视频对大脑的影响

  大脑活动变化:观看个性化推荐视频时,大脑默认模式网络更活跃,奖赏系统相关脑区(如中脑腹侧被盖区)激活增强,而负责注意力分配和抑制控制的脑区(如背前扣带回皮质)活动减弱。

  多巴胺机制:刷短视频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快乐激素),让人不断追求下一个视频带来的快感,同时自控能力降低。

  短视频的危害

  注意力碎片化

  短视频给孩子带来的很大危害之一是一点点“撕碎”孩子的注意力!

  有数据显示,2000年时人类的平均注意力是12秒,而20年后的今天已经下降到了8秒。

  我看过身边孩子刷短视频,扫一两秒就滑到下一个,连看动画片都没之前有耐心了。

  可怕的大数据算法,又很容易让刷短视频成瘾。刷完一个,你又会期待下一个更“精彩”的内容。

  刷的时候很有快感,但刷久了,人对快感的阙值会越变越高,为了维持这种“假性快乐”,只能继续刷下去,即使累了也不想停下来。

  短视频就是通过“撕碎”孩子的注意力,以及让人一直追求快感的上瘾机制,逐渐“吃掉”孩子大脑的。

  假性放松:虽然刷视频时感觉快乐,但长时间刷视频会导致快感阈值升高,最终感到空虚和疲劳,形成恶性循环。

  专家建议

  1. 多巴胺替代策略

  转移:将兴趣转移到优质动画片、纪录片或电影上

  替代:用运动、人际互动等真实生活体验替代虚拟快感

  升华:培养创作、公益等更有价值的长远兴趣

  2. 积极行为塑造

  设定可实现的小目标(如完成作业、跑步)

  完成后共同庆祝成功

  制定7-14天的渐进式行动方案

  3. 强化人际链接

  父母多陪伴、沟通和交流

  鼓励孩子与朋友一起运动、郊游

  让孩子在真实人际互动中找到乐趣

  使用时长建议

  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建议青少年每次使用不超过60分钟,这是咨询波士顿儿童医院数字健康实验室专家后得出的建议。

  面对短视频这一时代产物,完全隔绝不现实,家长应采取"疏而非堵"的策略,通过替代、行为塑造和人际互动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本文“短视频”来源:http://www.wenzhouzx.com/jiaoyu/youer/86537.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

编辑: yujeu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隐私政策 网站地图
    温州在线WENZHOUZX.COM版权所有